第二批滞留湖北台胞将乘坐两岸临时航班返回台湾
第二批滞留湖北台胞将乘坐两岸临时航班返回台湾 时间:2025-04-05 15:09:54
宏观经济向好对煤炭下游行业提供了支撑。
9月26日,神华集团报价出台,沿海地区5000大卡以下动力煤每吨上调35元,华北地区上调510元。最新消息显示,根据煤电联动的市场效应,神华等国内大型煤炭企业自9月底开始提价。
最新数据显示地产和基建投资有减速迹象。随着坑口煤价上涨,运费同步上涨,最新消息显示,秦皇岛港等待装船的大型船只开始明显增多。产量维持高位,而出口下降,对价格形成压制。9月主营活动利润5414.5亿元,增长7.5%,增速比8月份提高3.5%。环境治理和产能过剩的双重任务让很多省份不得不削减钢铁产能,这将直接影响到煤焦市场的下游需求,煤焦价格受挫下跌合乎预期。
19月主营活动利润41215.2亿元,增长5.3%,增速比18月提高0.4%。同时,9月份焦炭出口量下降,2013年9月出口焦炭及半焦炭31万吨,环比减少6万吨。费用控制相对得力,缓冲业绩下行幅度。
考虑到公司仍然存在整体上市预期,外延式增长空间较大,维持增持评级。此次盈利预测调整包含两方面内容:第一,公司无烟煤价格持续下跌带来的业绩下调(13-14年分别调整至0.36元和0.2元);第二,公司折旧政策调整贡献13-14年业绩0.01元和0.06元。煤价下行压力下,公司继续大力压缩成本费用,费用管理卓有成效部分对冲业绩下行:13年前3季度公司管理费用13.7亿元,同比下降13.6%;销售费用2.1亿元,同比下降23.8%。公司前三季度营业收入617亿元,同比增长19.21%;实现归属上市公司净利润7.59亿元,同比下降54.07%。
股价表现催化剂:山西在建矿停建政策带动供给大力收缩,支撑煤价上行核心假设风险:需求不旺,煤价继续下行。按当前固定资产规模,预计受此影响14年EPS相应增厚0.06元。
公司13年三季报业绩0.32元/股,同比下降53.62%,业绩基本符合申万预期。煤价大幅下行,拖累毛利下滑。下调公司13、14年业绩预测至0.37和0.26元/股(原0.4和0.31元/股),当前估值24.2倍,估值偏高。公司通过延长其固定资产折旧年限,降低了当期折旧费用,对于上述会计估计变更,公司采用未来适用法进行会计处理,从11月1日开始执行,预计该项会计政策增加13年四季度归属上市公司净利润2600万元,影响EPS0.01元。
3季度公司毛利率5.1%,较12年同期下降4个百分点,毛利下行的主要原因为无烟煤价格大幅下滑:3季度阳泉地区无烟末煤车板含税价580元/吨,同比下降17%,无烟小块车板含税价880元/吨,同比下降20%;无烟中块1000元/吨,同比下降15%公司通过延长其固定资产折旧年限,降低了当期折旧费用,对于上述会计估计变更,公司采用未来适用法进行会计处理,从11月1日开始执行,预计该项会计政策增加13年四季度归属上市公司净利润2600万元,影响EPS0.01元。考虑到公司仍然存在整体上市预期,外延式增长空间较大,维持增持评级。公司13年三季报业绩0.32元/股,同比下降53.62%,业绩基本符合申万预期。
3季度公司毛利率5.1%,较12年同期下降4个百分点,毛利下行的主要原因为无烟煤价格大幅下滑:3季度阳泉地区无烟末煤车板含税价580元/吨,同比下降17%,无烟小块车板含税价880元/吨,同比下降20%;无烟中块1000元/吨,同比下降15%。未来适用法调整固定资产折旧政策,预计增厚13年四季度业绩0.01元。
前三季度公司单季实现EPS分别为0.21元/股、0.06元/股和0.05元/股(环比下降16.7%)。股价表现催化剂:山西在建矿停建政策带动供给大力收缩,支撑煤价上行核心假设风险:需求不旺,煤价继续下行。
按当前固定资产规模,预计受此影响14年EPS相应增厚0.06元。煤价下行压力下,公司继续大力压缩成本费用,费用管理卓有成效部分对冲业绩下行:13年前3季度公司管理费用13.7亿元,同比下降13.6%;销售费用2.1亿元,同比下降23.8%。此次盈利预测调整包含两方面内容:第一,公司无烟煤价格持续下跌带来的业绩下调(13-14年分别调整至0.36元和0.2元);第二,公司折旧政策调整贡献13-14年业绩0.01元和0.06元。费用控制相对得力,缓冲业绩下行幅度。公司前三季度营业收入617亿元,同比增长19.21%;实现归属上市公司净利润7.59亿元,同比下降54.07%。煤价大幅下行,拖累毛利下滑。
下调公司13、14年业绩预测至0.37和0.26元/股(原0.4和0.31元/股),当前估值24.2倍,估值偏高很多家企业在短时间内完成了转行,或很快拥有了成套生产的能力。
但事实上,如果一家企业不只是借某个商机捞一笔就准备走人,考虑到长远的发展,这些要下笨功夫做的基础工作,从来都是跳不过的。问及原因,得到的回答是,在大家都打成套牌时,想把煤机的关键元件和基础元件做好,提高质量和可靠性,这同时也是一个商机。
国产煤机产品的可靠性与国际顶尖产品仍有明显差距,大部分国产产品的设计生产在节能环保方面考虑不足,新产品推出如此之快,以致基础理论研究和实验阶段常有偷工减料。后来慢慢地知道,越是速成的记忆忘得越快,如果不只是想把某种知识当成应付考试的敲门砖,最终逃不过下笨功夫这条路,反过头来倒后悔这笨功夫怎么就没早点下。
对于国内的煤机行业,如果基础元件和关键元件的可靠性不提高,普遍存在的用大功率保可靠性的大马拉小车的现状就很难改变。繁荣的背后,隐忧也很明显。作为综合煤机生产企业,单独拿链条、链环、阀门、铝板带、液压支架用的立柱等作为重点展出,还是挺新鲜的。伴随着煤炭行业的黄金十年,煤机行业也经历了黄金发展期,不仅原先的老企业快速壮大,一些新入行的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每届国际煤机展都有不少新面孔。
国产煤机产品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要有先进的理念和设计,更要有能把这些理念和设计付诸实践的可靠材料和技艺精湛的技术工人。而事实上,大部分的速成,最后都是枉费心力,反倒不如做个老实头,做到一点算一点。
那时候还小,不太会怀疑一些所谓的记忆速成法的可靠性,还会相信英语速成班确有其事。产品要更新快,投资要见效快。
一位煤机行业的专家说,跳跃式发展后形成的空白点,就像股市回补跳空缺口,如果不回补,终会制约长远发展。所以常有人感慨,现在不缺聪明人,缺的是笨功夫,会下笨功夫的才是聪明人。
对于煤机装备而言,这几年来,成套化、大型化、自动化是主要趋势,很多企业都着力于生产成套的三机一架及提高其自动化程度,相互攀比着谁的更成套,谁的液压支架最高,谁的采煤机、掘进机功率最大,并以此作为展示的亮点。不过在市场好到供不应求时,这些似乎都不是什么问题。如果某个时期看似成功跳过,也只是自欺和欺人,终有一天需要回过头来补上这一课。再如,有些煤机企业对于高度、功率、成套等比基础元件更加重视,有些企业对市场及人情关系比对产品质量更加倚重。
能在基础元件和关键元件上下笨功夫,应该也是聪明的企业吧。当下的社会人心浮躁,什么都要快。
今年的中国国际煤炭采矿技术交流及设备展览会上,有几家国内领先的综合煤机生产企业,在重要的位置展出了一些煤机用的元件。功率越大,耗电越多,无限比拼功率的做法肯定不符合节能减排的大势,在市场不再供大于求时,这也会成为一个竞争的弱点。
什么都有以速成为招牌的,英语口语速成班,厨师速成班,减肥速成法,连看病吃药都要速效。之前的十年间,我国的煤机行业发展得太快了,大家都忙着搭一个更大更完整的大架子,可能来不及完全顾及到这些。